【企业家讲坛】杨晓锋:如何赢在大学
讲座主题:如何赢在大学
主讲嘉宾:杨晓锋
主办单位:经管系
讲座时间:本周三(2017年11月1日)下午14:30
讲座地点:201学术报告厅
嘉宾简介:
杨晓锋,校导创始人,董事长兼CEO,首都青年创客联盟联合发起人兼副理事长,湖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,湖北省甘肃商会常务副会长,武汉市洪山区工商联执委,青羚学院联合发起人兼校董,武汉市“城市合伙人”,武汉市洪山区“城市合伙人”,武汉市洪山区第九届政协常委。
先后荣获武汉理工大学“理工青年十大风云学子”,武汉市洪山区“青年创业之星”、”洪山十大杰出青年”、“洪山优秀劳动者”、“武汉市十佳先进创业人物、武汉大学生“创业先锋”人物、洪山好人、感动洪山十大人物、洪山区优秀青年民营企业家、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、荆楚楷模、“影响华人青年领袖的100位成长导师”等荣誉。
杨晓锋在大学生创业和成长方面颇有建树,经常受邀赴北大、北邮、农大、武大、华科、南大、中科大、武汉理工等高校进行大学生创业和成长的演讲。他在微信公众平台、今日头条、搜狐自媒体、一点资讯、UC头条等平台开通了《闻锋而起》专栏,著有《怎么建立创始人与合伙人之间的信任关系》、《除了合伙人,创业公司还需要这种人》、《有些人太过聪明,以至于一事无成》、《我原以为大家都懂得请示汇报》、《成大事者,要有一种自命不凡的精神》、《解决好这三个问题,就掌握了社群运营的根和魂》、《缺乏这种能力,很难有卓越的职场表现》、《这件事,我琢磨了两年,现在该干了|与每个老板有关》等。
其创业事迹被人民日报、中国青年报、长江日报、湖北日报、楚天金报、新华网、人民网、凤凰网、搜狐、网易、大楚网及湖北卫视、东方卫视、武汉电视台等纸媒、网络媒体、电视媒体的全方位报道。他坚信人之所以能,是因为相信能,是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典范。
其创办的武汉校导网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校导)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大学生的高新技术企业,以帮助大学生成才为使命,以职前培训和人才输送为核心业务,整合企业实战讲师,开发了一系列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,同时开发了校导APP,为大学生提供习惯培养、活动管理、社团运营等功能,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能力,成功就业创业。
公司已经服务了超过1万大学生组织和110万大学生,覆盖1800所大学,同时与腾讯、加多宝、百度、平安银行、微众银行、网易、中国扶贫基金会、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等公司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,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动,如“全国大学生创业实战大赛”、“乐享青春寻访名企”、“网聚爱心义卖助学”、“全国大学生社团会长论坛”、“全国大学生互联网集训营”、“企业家进校园”等,深受大学生和合作企业的好评。
公司先后获得深圳恒能达、红石诚金、武汉科创、创客总部、东科创星、西科天使等多家投资基金和达晨董事总经理廖敏个人投资。
个人经历
2007年高考后,杨晓锋发现县城里教育资源有限。于是,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东奔西走,拉赞助找场地,联系同学找老师,尽管众人不理解,但他最终在县里成功举办了一次大型支教活动,成了县里的名人。
2008年汶川地震,杨晓锋的家乡受到影响,他想回家救灾,但受各种条件限制,最后只能组织同学义卖报纸筹集善款,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“爱,是需要能力的,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,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”。
他便带领团队兼职创业,干得风生水起,小有名气。后来一发不可收拾,决定休学创业,一连三篇慷慨激昂的文章(《小谈创业》、《我为什么执意要休学》、《重申休学理由》)表达了他创业的决心与魄力,最终打动了家人和老师。
2009-2010年,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资本,第一次创业受阻,杨晓锋发现做校园电子商务太烧钱,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。经过反复思考,他决定做一些更接地气的业务来解决生存问题,于是摆地摊做代理,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转亏为盈。
2011-2012年,杨晓锋重回互联网行业,将校导定位为大学生综合服务平台,提供校园资讯、兼职实习、教育培训、出国留学、二手交易、团购等服务。
2013-2014年,杨晓锋觉得校导业务种类繁杂,不聚焦,团队运营能力有限等原因,排除各种阻力做了减法,将校导打造成全国第一家为大学生社团服务的网站,一方面为社团提供宣传展示、活动管理、企业赞助、新闻报道、资料共享等服务,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进校园做推广。
2015年,杨晓锋强烈地意识到就业问题才是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问题,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。他发现大学生越来越迷茫,尤其大一大二的时候,严重缺乏职业规划;大三大四的时候非常焦虑,充满危机感。
随后,杨晓锋与一些企业高管、HR沟通,大家反馈学生专业知识与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轨,实践能力非常欠缺,再加上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,很难招到合适的人,于是就出现了企业招人难的问题。
那么,如果大学生从进校园就了解和学习职业规划,在校期间多参与一些实习实践活动,甚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是不是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、顺利就业呢?
于是,杨晓锋将校导的定位调整得更清晰了,打造一个大学生成长社区,通过习惯培养、活动锻炼和轻社团聚合大学生,整合各种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服务,既帮助大学生实践锻炼、学习培训、提升能力,又帮助企业做好人才招聘。
为此,校导推出了职通车项目,该项目是面向大学生的人才发展项目,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好职业规划,掌握基本职业技能,参与实习实践项目,并进行严格考核,考核合格的学员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,毕业后推荐给合作企业,将被重点培养并获得更多晋升机会,最终发展成企业的核心骨干人才。
校导在大学生刚入校时就给大学生进行职前培训,做好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,同时开发了校导APP,定位于大学生成长社区,帮助大学生培养习惯、活动锻炼,加入优质社群,提供兼职实习机会,记录成长轨迹,最后指导并推荐就业。
杨晓锋说,校导既要营造氛围,创造机会,对接资源,引导大学生成长,又要真枪实弹地参与培训和辅导,这样才能做成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成长社区。
嘉宾资料来源:校导黑板报微信公众号